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径中博

风雨去也,彩虹霁月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"径",路也。 “径中”,亦为“事业路、人生路中”,一路前行,尝多个中多味, 本博主,中高,学科带头人,名师班学员,20余年教历,课改20年,曾赴南昌学习“张富教学法”,见过“名师名校”颇多,有一点点语文见解,也参与学校管理,于农村教育现实“窘境”中开本博以一抒已见,亦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网络平台。

《新华字典》是莫言起步的第一块垫脚石  

2012-10-13 08:37:47|  分类: 语文教学园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          看到一则莫言背《新华字典》的新闻,有了共呜:
        问:听说你小时候能把《新华字典》倒背如流,过去见面一直没有机会跟你求证,这到底是真的还是传闻?   
       莫言睁开他被烟熏的眯缝眼说:说“倒背如流有些夸张了,小时候没书读,有几年确实只能经常看字典,日久天长,对字典上的内容的确也能背诵不少。”
     (接着这个话题,我很自然地跟他谈起读字典与他后来小说创作中的语言风格问题,显然,他那古灵精怪的语言风格,的确跟当初熟读《新华字典》有莫大的干系。 )
         以上是节选2006年与莫言有一次对话的周冬霖的一篇博文,谈起他虽小学毕业但能成大作家的一个细节。作为语文教师,我倒非常有共呜。
       1979年,本人初一时,学校还有高中班,那时,常看到高中班的学哥学姐们,在学校后面的小松林(那时那个小松林,环境静谧,小径蜿蜒)、北苕溪边,拿着厚厚的《新华字典》、《现代汉语悟典》,默默的背诵。当时,我上学路过,有时与他们擦身而过,对他们连字典都要背,怎么可能?很是纳闷。对他们精神一直感动。要知道1979,正是恢复高考那会儿,这些学子学习真是如饥似渴。而 那些连字词都背的学子们,据我所知,都学有所有,现在想必都是人过中年,身居高位或成为高知了的。
        那些学哥学姐背字典的情景在我脑海里,一直闪现,他们作为了我学习的榜样。后来,我也对字典和词典非常关注,觉得你索性对字词辨析搞得很透,对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表达,一定是极有帮助的,包括学习外语也一样。只是一般人如此做,因为枯燥而吃不消。
       看了莫言的这一信息,我倒对自己的学生学语文,要勤查字词典,要用好手头的《词语手册》,多多的品味语言,这是掌握语言好方法,沉下心来,没有错的。
        《新华字典》是莫言起步的第一块垫脚石 - hzyhjszx - 径中博
   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莫言获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。获奖理由是“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、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”。他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,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、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。作品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,超越了地区、种族、族群的局限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75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